11人足球网4月23日讯 《南方都市报》撰文称,在经济减速又遇到疫情来袭环境下,职业足球又迟迟无法养活自己,中超各俱乐部的投资人的心态也起了变化,此时需要相关部门和中国足协的因势利导。
富力老板张力此前接受采访谈及他牵头组建的中超职业联盟推进受阻的事,他说:“我们投资者也比较着急,如果一直在行政框架里运行,我们无法再干下去。”
几天后富力足球俱乐部董事长黄盛华在直播采访时说:“如果职业联盟不能尽快成立的话,那么中国足球的冰河时期将会很快来临。因为没有信心投资下去的一个产业,我不知道能产生什么后果。”
黄盛华甚至说得更直接:“没有钱赚的行业,为什么我们要投入?”
富力集团在3月底发布了2019年财报,数据上看经营情况稳健。据了解,富力足球俱乐部的日常运营也很平稳。富力俱乐部在2020冬季引援窗口节流的情况下,赛季支出已大幅降低。降薪是大势所趋,富力接下来几个赛季的年投入有望回到年度预算3亿的水准。对富力这种规模的地产集团来说,只要不遇大风大浪,一年3亿的“广告费”应该不会形成真正巨大的困扰。
张力的风格是口无遮拦,但他的话并不能完全被解读为对职业联盟受阻而产生的抱怨,这里面还包含他和投资人的诉求。他的足球“头马”黄盛华有时是一个试图让中超模式尽可能接近欧洲联赛模式的理想主义者,也是在所有公开采访和私下采访里最不习惯打太极的职业经理人之一,他这句话可以被视为对投资人态度的最直接解读。
过去十年房地产经济飞驰的岁月里,老板们舍得把中超俱乐部年度平均投资额从8000万提升到8亿。但鲁能在2010年投入8000万尚可夺冠,2019年投了8亿拿不到亚冠资格。
以年度预算在中游水准的富力为例,2011年富力花1200万就收购深圳凤凰并清还了俱乐部对球员的欠薪,国内球员当时跟富力新签合同的顶薪是60万元人民币。据说张老板的逻辑很清楚,你一个中甲球员,收入总不能比我集团高管还高。后来张老板也接受了中国足球市场上的非市场逻辑,现在富力的顶薪是税后800万元人民币。富力队内的本土顶薪合同是在2016年年底签下的。巧的是,广州的房价从2016年初到2017年中几乎翻了一倍。
但现在什么情况大家也清楚。经济减速又遇到疫情来袭,跟所有打工仔一样,所有投资人都会更在乎自己的家底。足球作为一种品牌宣传项目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只能往后靠了。俱乐部要保障自己的未来是安全的,只有一个办法——你花的钱越来越少,或者自己能养活自己。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职业联赛的玩法是把足球当作母公司广告,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别的什么东西有很多说法:抵税?拿地?……不管那些复杂的真相有多难以言说,事情总是在起变化。这套玩法跟我们理想中的职业足球套路差得太远,但更重要的不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而是现实不会永远不变。环境变了,投资人的玩法也就变了。
眼下离开职业足球的企业越来越多,不见新企业出现。这种经济形势下,很难想象还有足球圈外的企业愿意在这个当口加入。中超曾有近两年扩军的计划,此时已多不合时宜。对中国足球来说,维系现有投资人的热情成了一种客观需求,而且是当务之急。
如果投资人自己都觉得是时候该让足球自己养活自己了,那么他们在主观上的妥协有可能成为客观上的进步。过渡得好,中超向职业化迈进一大步;过渡得不好,可能真如黄盛华所言迈入冰河期:投资人大幅收缩投入,足球市场同时萎缩。
投资人心态的变化已是事实,这个时候相关部门和中国足协的因势利导就变得太重要了。这件事倒比大莲花有趣得多也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