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下足球 > 中国足球

前申鑫助教:以前很多球员踢不上球也拿高薪,现在好一些

时间:2020-05-20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浏览:
前申鑫助教:以前很多球员踢不上球也拿高薪,现在好一些

11人足球网5月20日讯 在接受《东方体育日报》采访时,曾在申鑫担任助教的刘寅涛对中国足球的薪资泡沫进行了解读。

“2018年底的时候,申鑫的财务情况已经很不乐观了,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很多球员想来申鑫踢球。”刘寅涛回忆道,当时一些球员纷纷表示自己不在乎工资的多少,更有甚者愿意放弃薪酬,只为能有一个在中甲平台上踢球的机会,“以前球员要拿到一份合同很简单,可能签约之后踢不上球,薪水却还能照拿不误。这两年就明显不一样了。”

刘寅涛记得很清楚,“U23政策”刚出台的时候,很多球队老板由于担心自己没有好的球员,于是便只管砸钱买人,不计成本,“三四年前,有球员去试训,球队可能稍微看一下他的表现就会给他一份合同,甚至有时候不惜打破薪资平衡。当时就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些球员的个人能力没有达到一定标准,却拿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合同,等到了球队里根本踢不上球,但哪怕他只是坐在场边,也能享受这份合同提供的高薪。泡沫就这样产生了。有时候主力和替补拿的钱可能是差不多的。”

出现这样不太公平的情况,除了一度盛行的挥金如土的风气,还要归咎于不少国内俱乐部内部混乱的管理模式。有些时候,挑选引援人选的大权并不在教练组手中,俱乐部管理层或许会单凭几项数据就能拍板决定,“有的管理者甚至是不懂足球的,他们可能听了别人对某位球员的评价,或者看了一些资料,觉得还可以,就砸钱买人,而不是先找教练或专业的人去对球员进行评估。”

“老板的心情不难理解,但从球队的角度来说,还有很多其他的现实问题,比如球队的预算怎么用,是不是主教练说了算?引援方面是不是根据主教练的需求来?现在有些球队的主教练就是只管训练和比赛,不怎么和球员沟通,在引援上也没太多权力。一些球员的个人能力没有达到标准,却拿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合同,在球队毫无作用,能力配不上高薪。”

“从每年资金的投入上来看,中甲中乙的球队也都多多少少在缩水了。明显老板都不高兴再投钱了,他们拿到的回报和投入不成正比。”刘寅涛又举了个例子,以往U23队员想找球队很容易,稍微体现出一些竞技上的特点便能得到一份不错的合同,但在真的加盟球队之后,他们中的多数却很难在赛场上拿出精彩的表现,“那么老板就会觉得自己的钱花下去确实冤枉了,他们也会提醒自己稍微理性一点,不能再乱投钱了。”

在刘寅涛看来,疫情期间的降薪或许很难在中国球队中推广,“国外球队的盈利,很多都是靠比赛日收入,联赛停摆了,俱乐部自然就没钱了,但国内球队在这方面基本是不赚钱的。”刘寅涛解释道,“更何况中国球队大多数都一直在正常训练,如果再要降薪,球员肯定会有想法了。球员想的也很简单,我已经来上班了,不能踢比赛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不是我自己不想踢。”

“如果真的要降薪,比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先从还没有归队的外援和外教开始。”不过,刘寅涛认为很少有俱乐部愿意主动将降薪落到实处,“俱乐部也不想让球员觉得不舒服,尤其是要争冠的那些强队,更不太可能这么做。”


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天下足球》专栏

(本文由11人足球网编辑发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