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足球网12月25日讯 12月25日,中国足协召集中超16家俱乐部投资人或其代表来京召开2020赛季职业联赛政策说明会。新赛季中超联赛“限薪、外援、U21本土球员”政策在各界千呼万唤中正式公布。尽管备受关注的“联赛入籍(归化球员)政策”因关系重大并没有在会议期间得到披露。《北京青年报》撰文称,从已经公布的政策及规则调整内容来看,中国足协正力求通过为俱乐部减负来追求联赛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打破U21本土球员转会名额限制打通本土球员特别是年轻球员的流动渠道、刺激年轻本土球员良性竞争;通过适当提升外援注册及上场名额提升联赛观赏性和竞争度。
限薪助联赛消费回归理性
从会议情况看,规则发布体现出几方面的重要变化,将对联赛及俱乐部分别产生较大影响。首先是此前传闻中涉及的联赛球员限薪得到了落实、细化。限薪范围不仅限于普通本土球员还涉及到外援及U21年龄段本土球员。可以说中国足协在联赛限薪方面的决心非常大。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足协为俱乐部减负、打击职业联赛非理性消费,抑制球员薪酬虚高的用意。近年来,随着国内职业联赛蒸蒸日上,各俱乐部特别是财大气粗的俱乐部不计成本,热衷于“军备竞赛”,为联赛引进高级外教、超级外援,令联赛养眼同时,却大幅加重自身负担。在本土足球人才匮乏、国字号球队“不进反退”的情况下,类似投资方式并不能提升中国足球综合竞争力,从而引发球迷及社会各界不满。相当一部分俱乐部在疯狂投入之后几乎连年入不敷出,引援及薪资投入居高不下让投资人苦不堪言。一旦其投资信心受挫或者丧失导致导致无力支撑,那么俱乐部乃至联赛面临坍塌决非危言耸听。
由于限薪并不涉及球员包括外援与俱乐部业已签订的原工作合同,因此限薪虽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俱乐部的消费水准,但规则仍给各家留有适应的时间与空间,为联赛消费渐趋走向理性,赢得了条件。有业内人士评价称,“大家对于限薪总体是欢迎的,设定规则,也是一方面让各俱乐部的消费回归理性,当然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个别俱乐部通过豪买独大,打破联赛竞争平衡和秩序的情况。”
外援名额增加提升中超观赏性
和往季不同,2020赛季中超、中甲联赛外援注册及上场名额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比如,新赛季中超联赛同时注册外援人数为6人,单场比赛报名最多5人、每场同时可以上场4人。这样的规则设定比较往季旨在配合“U23本土球员政策”而推出的“最多同时登场3人”的中超外援政策,可以说变化显著。一方面,中超联赛在助力本土球员成长同时,也不可忽略职业联赛观赏性及竞争属性。相对来说,外援往往享受远高于本土球员的薪酬待遇,他们自然也会在场上显示出超出本土球员的实力。在本土球员水平整体不高的背景下,增加外援名额无疑有益于提升联赛观赏性、技术含量,而外援及本土球员同场竞技的作用不仅限于相互竞争,还有相互配合,外援很大程度扮演了本土球员标杆的作用,在训练、比赛中对年轻本土球员理应起到传帮带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已经获得2021赛季世俱杯赛事的主办权。该届赛事也是世俱杯扩军至24队规模后的首届赛事,来自世界各地的24支顶级俱乐部代表队将汇聚在一起竞逐世俱杯冠军。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的话就是,“那些无缘世界杯的顶级球员可以代表俱乐部队参加俱乐部世界杯,相信世俱杯的参赛队也都是世界级的。”按照赛制,中超最多可以有2支球队参加世俱杯赛,如果中超球队能在俱乐部竞技层面争荣,亦是为国家足球争荣。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超球队仍需要优质外援保证竞争力。新联赛外援规则出台于是顺理成章。
U21球员转会限制被打破
U21本土球员转会限制被打破无疑是中国足协调整联赛政策的一次重要突破。在此之前,每家俱乐部每赛季至多能引进3名U21年龄段球员。在近年来中国足协不断推出新政扶持本土年轻球员的背景下,各俱乐部因自身经济实力及青训工作基础不同而面临不同的境遇。一些存有重大人才缺口的俱乐部不得不通过高价引进其他青训工作优秀俱乐部的剩余球员来弥补缺口、应对规则。
调整后的规则还显示,俱乐部转出球员再次转会原俱乐部,如果该球员属于以下三类,就可以不占用5人的普通球员转会名额。第一类是转会到国际足联其他会员协会联赛,并未在该联赛俱乐部效力1年以上的球员;二是本俱乐部输出的U21球员;三是本俱乐部曾经拥有过首签权的球员。由此不难看出,中国足协在鼓励各俱乐部推动本土球员流动、鼓励俱乐部送球员留洋方面显示出巨大的诚意,这样的规则对俱乐部培养人才实际构成了利益保护,同时客观上也构成了对类似球员“出国涮水后抬高价码转内销”情况的打击。